當前位置: 育兒網(wǎng)?>? 新視野 > 名人育兒

好父母與學歷和金錢無關(guān)

本文Tag標簽:教養(yǎng)方式??

【名師簡介】
   王先海,男,52歲,全國優(yōu)秀教師,湖北省語文特級教師,第二屆武漢市“十大名師”,現(xiàn)任教于市十五中。

   【名師語錄】

   ●父母要當孩子的榜樣,這與學歷高低無關(guān),與金錢多少無關(guān)。
   ●幫助孩子養(yǎng)成良好的習慣,比讓孩子多解幾道題、多做幾張卷子更具長效性。
   ●與孩子平等交流,正確估計孩子的實力,適時給予鼓勵,是每個父母在指導孩子學習成長中最行之有效的技能。

   【名師談育兒得失】

   王先海老師有一個兒子,現(xiàn)在華中師范大學漢語言專業(yè)讀大二。

   好習慣賽過好學業(yè)

   作為名師,屢屢親手將別人的孩子送入頂尖大學,而自己的孩子卻沒能成為其中的一員,是否會有些許遺憾?曾經(jīng)不止一人將這個問題拋給王先海。

   王先海坦言,兒子14歲生日那天,他正受聘參加武漢市教師職稱評審工作,無法當面跟兒子說聲“生日快樂”,他提筆給兒子寫了一封千言信,信中毫不吝嗇地悉數(shù)兒子的十余處優(yōu)點,同時也含蓄表達了對兒子將來考入一流大學的殷切希望。

   但每個孩子都是有個體差異的,在他看來,兒子在學習成績方面的確算不上很突出,但兒子有著最寶貴的財富---良好的習慣以及樂觀向上的心境。

   小時候,為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(jié)目,兒子必須抓緊時間完成學習任務,如果想多看一點,就更得沉下心來提高效率。從那時起,兒子就懂得規(guī)劃時間,進而明白,專心致志做好每件事,受益人首先是自己。

   給孩子留些隱私空間

   兒子從小到大從未上過培優(yōu)班,但在其尚未上學時,王先海就教其寫日記,一方面訓練兒子的觀察能力、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,另一方面也是一個親子間有效交流的方法。

   兒子低年級時,寫的多是觀察日記,有時只有幾十個字,但基本上每篇日記王先海都會看一看,并加以指點。

   隨著兒子年齡增長,日記內(nèi)容也變得越來越細膩,有的日記就不愿拿出來與父母共賞。初二時,王先海主動買了一本帶鎖的日記本送給兒子,專門用來寫心情日記。

   王先海說,這是想告訴兒子,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空間,父母既理解他也相信他。

   同伴交往中教為人處世

   獨生子女大多喜歡以自我為中心,很少能顧及別人的感受。但學會理解、關(guān)心他人,與人和諧交往,是一個人成熟發(fā)展的必修課。

   為此,王先海和妻子在兒子小時候就很注重這方面的引導,但并非講些為人處世的道理。他們時常請一些兒子的同齡人來家里做客,讓兒子體會與同伴分享圖書、玩具、美食的樂趣,在與同伴發(fā)生矛盾時,引導兒子寬以待人。

   【名師直陳家教誤區(qū)】

   讓孩子替自己還愿

   王先海說,遇到過不少家長,因自己未能把握機遇,沒能實現(xiàn)某個夢想,于是寄厚望于子女,令子女不堪重負。但家長自己卻不能在行為上做表率。

   父母與子女都是平等而獨立的個體,孩子要為自己的理想拼搏,沒必要受替父母還愿的牽絆,而父母更是要努力在孩子心目中樹立起榜樣的作用。

   掏錢快 交流少

   父母都疼愛自己的孩子,只要條件允許,要穿什么、吃什么、用什么,掏起錢來一點也不含糊,有的家長甚至將金錢物質(zhì)獎勵與學習掛鉤。比如:如果考上重點高中就獎一臺電腦,考滿分就去吃麥當勞等。

   這樣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,是大人要我學的,學得好是有條件的。父母以為自己該給的都給了,卻忽視了與子女之間心與心的交流。

   【名師建言】

   每天跟孩子多聊聊,話題不要局限于學習,多談些輕松的內(nèi)容。有些話如果不好說,就通過寫信的形式表達,效果會更好。

   學習是孩子的任務,每個孩子都有求知欲,父母最好不要過分干涉,關(guān)鍵是要幫孩子養(yǎng)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。初期可一起列張學習計劃表,在保障正當睡眠與休閑的前提下,督促孩子參照執(zhí)行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(nèi)回答您!